【儀器網 生物醫藥】癌癥,是由起源于人體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引發的一類常見疾病,在人類社會中廣泛存在。從二十多萬年前的早期智人時代至今,癌癥就一直伴隨著人們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并演化出了多種類型的癌癥如肺癌、胃癌、肝癌及乳腺癌等。癌癥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巨大,它們生長迅速,而且還能轉移到身體其它部位,破壞正常器官結構,甚至帶走我們的生命。
自人們認識并了解癌癥以來,就一直在與其對抗。得益于無數科學家的不懈努力,現在我們已經擁有了比較系統的癌癥篩查、診斷及治療方案和手段,相比于過去而言,癌癥在今天對人類的威脅要小得多。但即使如此,現在的醫學技術依舊無法保證成功治愈每一位癌癥患者,我們在徹底攻克這一疾病的道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近年來,隨著生物、
化學、醫學等學科領域研究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對于惡性腫瘤的研究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如何診斷和治療上,更多的傾向于從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病理學等方面來揭示癌癥的發病機理,研究癌癥、
微生物與人體之間的關系。
近日,學術期刊《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癌癥研究的新論文,研究中提到,來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一支科研團隊發現,在人類的腫瘤樣本中存在許多細菌。為了了解這些細菌是原本就居住在腫瘤里,還是來自于外部污染,研究人員做了一次相對比較嚴格和全面的分析,他們利用基因測序技術和顯微鏡,對1500份包括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等在內的7種腫瘤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樣本中都含有細菌,并且這些基本都位于細胞內部。
研究人員指出,不同的腫瘤類型,與之相對應的細菌種類也有所不同,而乳腺癌腫瘤樣本的微生物種類要更加豐富。至于為什么會在腫瘤中檢測到微生物的存在、這些微生物與腫瘤、人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研究人員并沒有給出答案。但是,它對于人們更好地去理解腫瘤微環境、癌癥發生的機理等的意義仍舊不可輕視。
在癌癥研究中,不管是組織樣本觀察還是活
細胞分析,顯微鏡分析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手段。從生物顯微鏡到熒光顯微鏡、從熒光顯微鏡到原子力顯微鏡,顯微鏡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而不斷改進,其應用領域也從初的生物醫學界擴展到石油化學、食品藥品、材料分析、環境保護以及考古等各個領域中。
當然,顯微鏡只是生物醫學分析所需眾多儀器設備中的一種,流式細胞儀、熒光定量PCR、測序儀、多功能酶標儀與微孔板檢測儀等大型精密儀器和各種各樣的培養箱都在細胞分析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信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和分析技術的不斷完善,人們在生物醫學等領域將會有更多的發現和突破。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