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生物醫(yī)藥】癌癥,又稱為惡性腫瘤,是一種以細胞為單位的發(fā)生在人體身上的特殊病變。理論上來說,人體的每個部位都有可能遭受癌癥的侵害,并且由于癌細胞不同于病毒,它的成分與正常組織一樣,因此機體也無法對它產生識別免疫。
此外,癌癥不同于良性腫瘤,其會發(fā)生轉移,并且可能復發(fā),如果不能將癌細胞完全殺死,那么癌癥的治療就無法完成。目前尚沒有可以完全治愈癌癥的藥物,所以,針對癌癥,目前的治療手段還是以手術加化療的方式為主。
手術切割大部分癌細胞,術后化療清除殘余癌細胞,從思路上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清晰且有條理的過程,但是實際實施起來卻面臨了一個大問題——時間。由于化療對于人體健康的細胞也有很大的傷害,因此術后檢測癌細胞殘留對于后續(xù)化療的進行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往往需要數周才能完成癌細胞殘留的檢驗,等待的時間中也可能引起癌細胞的擴散。
事實上,這個問題也引發(fā)了許多醫(yī)療科研團隊的思考,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解決癌細胞手術后癌細胞快檢的難題,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癌癥治療的存活率。就在近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一項研究似乎成為該問題的突破點。
據悉該大學團隊,通過將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技術與醫(yī)學相結合,研發(fā)出了一種能夠實時檢測患者在接受惡性腫瘤切除后腹腔內是否還有癌細胞殘留的儀器,并且這種儀器同樣還能滿足日常生活中從血液檢測中發(fā)現癌細胞的工作。當然就目前來說,該儀器的精度以及適用性還需要繼續(xù)調試,因此癌細胞快檢儀還處于試驗階段,不過至少從目前的狀況來說,未來可期。
當然這也不是第一次儀器研究的角度是從問題出發(fā)來解決問題了,但是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種思路對于領域類相關儀器的研究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直以來,我們將科學精神與格物致知這個詞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它們的本質都是探索、發(fā)現。而客觀的來說,探索發(fā)現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哪些我們不了解的現象、原理以及哪些我們未曾發(fā)現過的物質、規(guī)律。而科學儀器作為科研的重要工具,一定程度上來說身負重任,并且隨著科研的進一步推進,也在實現這技術上的突破。
一方面,科研各個領域之間存在共性,這些共性決定了許多
分析儀器在各個領域都擔有重任;另一方面,不同領域之間科研的方向存在差異,所涉及的技術也天差地別,這促使各式各樣針對性強的儀器設備出現。而對于那些針對性強的儀器來說,它們追求的不是全面發(fā)展,而是在某一個方面的“專注”,這也就決定了,這類儀器出現的目的就是用來解決專門的問題的。
因此,從問題著手解決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科學儀器的重要方向,而此次以色列開發(fā)癌細胞快檢儀則是其中一次重要的嘗試以及可觀的成果。
(本文參考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